top of page

問題不會在一個人身上 , 真正的問題是在讓人發生問題的原因上面

River Hsieh

.


一個一直以來都沒事的人基本上不會突然出狀況 , 必定事出有因.

這是把時間軸拉出來 , 對比一個人的過往與出狀況當下的對照法.


再逐一進一步了解和觀察當事人的 工作環境 & 工作內容 & 工作地點 & 工作方式 是否有變化

上面四點在新的勞動法案中似乎稱做 : 勞動習慣. 我個人覺得是挺好的代名詞.

變更勞動習慣就必須是在勞雇雙方兩造同意之下的變更才不會有爭議也不違法.

畢竟勞動習慣緊緊的關係著勞動族群的家庭和生計.

這是交叉驗證法.



《鬼谷子·謀篇》:“事生謀,謀生計。” 這句話說得多好 ^^.

生計來自謀 , 而謀則是因事而生.


發生狀況後會去處理人的 , 大多是不管不理沒有花時間去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因此勞動條件被單方面強迫變更 , 那後續傷害只會變的更大 , 終至影響當事人家庭和生計.

你以為送走了問題? 其實是背上了冤情..

若要說是有認知差異存在到不如說是忘了去認識冤情.



如果有進一步了解 , 就會出現進一步討論 , 就會一同謀出一個對大家都好的辦法.


工作多 : 給幫手 ; 工作難 : 給幫手 ; 有困境 : 給幫手 ; 有逆境 : 也是給幫手.

一個好的工作環境自然是你幫我我幫你 , 大家一起挺過彼此的難關.


換個角度來看 , 其實就是溝通二字而已. 更具體的說應該是 "面對面溝通".

聲音聽不到殘軀 , 文字更看不出疲憊或失落.

更不要忘了 , 多數人都很頑強 , 所以真正的問題大多輕易看不到也聽不到.

通常真正的問題必存在於細節之中 , 然後等待著被找到而已.

只要有人願意關心就會去了解 , 然後找出真正的問題其實根本不難.


原來 , 關心才是最難的...

在做任何決定之前 , 不彷先好好想一想 : 人/事/時/地/物

其實不難發現 , 只要其中之一是值得的 , 那就值得你去關心.

懂得正確的關心一個人 , 不只帶來一位朋友更是一位戰友.


關心人 , 處理事 , 定能看到出事之因.

關心事 , 處理人 , 本末倒置也可能是一個原因.


真正在解決問題的 , 必定不會製造出更多問題. 反之亦然.

5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平衡者計畫第02號 - 通勤職災主動通報

內容 , 基本上 , 一個勞工一旦突然遭遇到通勤職災 , 當下當然是救人和救命為首要 , 即使直到勞工恢復意識和神智之後下一步也不會是去通報的. 搭配目前有的法院判例來看 , 可以使用Google Map等地圖工具來建立包含通勤足跡以及工作足跡與活動區域之完整勞動足跡與活動...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0988687200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1 by RiverSide HSaa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